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栏目 >> 新闻动态 >> 正文

精彩回顾(之八):第二届国际影视传播高峰论坛分论坛五

发布时间:2018/08/09 09:00:58

6月29日,第二届国际影视传播高峰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举行。在分论坛五上,来自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侨大学的9位学者共同围绕“影视国际传播理论研究”这一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姜飞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国际新闻界》主编助理张迪副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唐润华教授主持本场分论坛。

分论坛五现场

四川大学编导系副教授袁一民的发言题目是《关于电影时间的一种哲学经验内观:多宇宙的解释和漫威电影宇宙体系发展十年(从2008-2018)》。在发言中,他谈到,从60年代到现在,漫威的影视作品里,每个英雄人物他们身上具有不同的气质特点和性格。漫威电影所引发出来的哲学人格认知,让我们对宇宙时空有了哲学意义上的确定性。他认为,对于英雄形象的过度消费,和好莱坞商业模式下架构自我影响人物表达的梳理,共同影响我们对电影艺术的认知。解决这些问题的立足点应该从以人本的角度去思考,寻求个体和群体的人格真理。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陶赋雯的发言题目是《战败者如何书写历史?——试论新世纪日本战争电影的记忆建构主体》。她从日本战争电影谈起,提出当代日本对战争责任的淡化,使他们的下一代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生活。我们这代青年人在消费电影的时候是追求一种统一感和代入感。她提到,面对一个全球记忆文化的时代,有美国的学者曾经认为日本人一直用地缘政治论,一直是把对美国的附和作为国家权力的上升。她认为,日本战争电影表现出当代记忆的断裂,不断的对一些历史性表达进行遮蔽。

湖北师范大学讲师余传友的发言题目是《从荧屏到银幕:纪录片跨屏传播的理论思考》。他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舌尖上的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纪录片不断试水院线,突破纪录片相对单一的传播模式。纪录片从电视到电影的跨媒介传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认为,纪录片的话题传播价值取向包括作者、作品和受众需求,在纪录片实现跨屏传播的过程中,它的表现语言语法都在发生改变,也需要不同的营销模式。他最后总结到,只有从策划制作、营销等各方面不断融合,才能使影片更加符合电影院的播放要求,纪录片才能实现话题传播,赢得观众。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杨森的发言题目是《香港电影的身体修辞——以李碧华小说改编电影为观察核心》。他的发言从李碧华的小说谈起,认为身体的意向是电影修辞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李碧华小说改编的电影在身体情欲的展演背后,包含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谈到,李碧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中,其角色没有身份,不知道要去向何处。这种无处安放的身体隐喻了整整一代香港人在回归前夕漂泊无根的情景。回归之后的香港回到了中华文化之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根本,才能寻求到真正安身立命之所在。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常凌的发言题目是《中外影视中的失忆症隐喻研究》。在发言中,她提出在追寻自我的失忆症的影视叙述公式中,往往是追寻A而得到B,这是一个典型的追寻自我的叙事。失忆之后的当事人,会朝着自己的理想镜像自我进行认同,会慢慢发现B才是他的自我,并在亲身感受到他的镜像跟真实自我分裂的时候,陷入深渊和黑暗。她还提出自恋人格心理的状态,是这类人寻找自我异化虚构性质、追寻自我最终可能会跌入分裂的破碎状态,自恋主义者的爱不是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立平等的主体,而是把对方作为自我的一部分。

宁夏大学任淑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宁浩电影的影像审美风格》。她认为,宁浩的影像审美风格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以底层场景作为一个切入点,第二是人物形象的丰富复杂,人物特质以及人物形象在塑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戏谑和幽默,第三是情节构思方式可以和国际电影接轨。她谈到了自己为宁浩执导的《无人区》这部电影深受震撼,因此触动她去做更多的实地田野考察,并提出一个好的电影就要震撼人心。宁浩的一部部好电影,使得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增加,在电影界也逐渐站稳脚跟。最后,她对宁浩执导的电影在艺术特色上作了学理上的透视和总结。

南京艺术学院杨柳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中日文化双向交流中的审美失位——以电影<妖猫传>中杨贵妃形象为例》。她认为,谈到盛唐气象首先要从人来说起。在初唐时期,不同的地域对人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随着整个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到中唐、晚唐时期就逐渐从重视政治婚姻、冠冕贵戚让位到重视人物本身。她强调,对于文化认同当中的审美方式失位,其实是历史和文化合力的结果。我们需要对整个文化和历史进行梳理,找出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使中国电影走出去。

广州美术学院张啸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浅析法国影视高等教育体系》。他谈到,在法国主要有13所主要的私立电影学院,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非常强调职业化,覆盖了法国电影从导演、编剧、后期到音像等全产业链。职后教育的情况相对于复杂一些,从凡密斯这样的顶级院校,到公立大学、工作室等,都开设有各类的影视教育。整体来说,法国的电影教育发展是以公立的电影学院为基础,以私立电影学院为行业拓展,以职后培训为补充,创造出一个立体化的行业培训方式,为电影行业的发展不断补充人才。

华侨大学文学院硕士生邵海伦的发言题目是《中国江湖里的新现实主义——以<三峡好人>为例》。她简述了新现实主义的起源,谈到这种电影风格只持续了六年,但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她谈到,贾樟柯的电影之所以会呈现出新现实主义的风格,并非由于他的刻意选择,而是基于其中两点,一是他拍摄电影的历史野心,因为他并不仅仅把电影当作商业化的途径,也希望电影能够真实的记录出当下的生活,二是他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中这些边边角角人群的生活,为他们代言。最后她提到,贾樟柯的电影通过对江湖的表现和消失完成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呈现。

评议人姜飞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姜飞首先对本场分论坛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谈到,从文化研究和记忆研究的角度来说,二战以后美国的教科书用他们的方式把记忆进行重构,好莱坞一部部大片除了通过影片中人物的成功给观众带来快感之余,也消磨着我们的时间。香港从上世纪50年代兴起body study,其实就是关于身体的一种释放。香港的电影是在哲学的提问追问上给了我们很多贡献, 因为它释放了一个时代和一个主体群。他还提到,失位是有一个强烈的主体假设,它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跨文化的交流当中,位置意识十分重要。

评议人张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张迪副教授在点评中认为,袁一民老师关于漫威电影研究的框架和逻辑都非常清晰,但可以适当把研究范围缩小;陶赋雯博士的文章,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去解释为何日本人会采取淡化战争责任等方式去重新书写历史,整篇文章会更好;余传友老师文章的框架和内容都非常清晰,讲了成功的跨屏要在哪些方面做一些有效的转换;杨森老师关于李碧华小说改编电影的研究主要讲了电影和政治、历史,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怀旧之间的关系,但最后的结论有点大;常凌老师研究的逻辑结构很清楚,对电影选取了样本进行分析,结论非常有意思;任淑媛老师关于宁浩电影分析的文章,大部分时间都在讲他具体的作品,到最后分析了一些具体的叙事特点,讲的不是特别的充分;杨柳老师的研究因为还没有最终完成,前面的一部分讲的很清楚,但最后落脚到文化自信、文化输出方面的阐释有点牵强;张啸老师关于法国影视高等教育的文章,如果能结合中国目前的影视教育体系做一些比较,会有更具建设性的价值;邵海伦同学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贾樟柯的电影为什么选择新现实主义,但也可以进一步解释一下贾樟柯为什么选择“江湖”这个话题。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