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栏目 >> 评论观点 >> 正文

语言服务助力贸易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4/12/28 23:24:21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上,语言服务业首次以独立板块进行展示。作为国家商务部主导、上海市商务委大力支持的“部市合作”重点项目,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也将再次亮相京交会语言服务版块。

“基地下设语言服务中心、职业培训中心、信息与数据交互中心、研究中心及法律中心,”基地运营方负责人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明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五大中心”旨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翻译、外语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语言服务,完善服务贸易产业链,消除服务贸易中的语言障碍,提高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和附加值。

克服贸易障碍

2013年5月至10月,上海语言服务基地承接了有关双汇国际公司收购美国密斯菲尔德公司的所有重要文件的翻译任务,总字数超过30万。因为优异的服务质量,上海语言服务地基地受到客户好评,成为其翻译服务的长期供应商。

而这,只是上海语言服务基地通过语言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帮助其跨越在全球贸易中遇到的语言障碍诸多案例中的一个。于2013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以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为运作主体,采取直营、合作、加盟等方式开展业务。

柴明颎身兼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和基地运营方负责人等多重身份。他表示,无论是从多年从业育人积累的经验出发,还是随着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高质量语言服务需求日益上升的现状而言,“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基础性地位更为突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有关语言方面的服务更加受到重视。自贸试验区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与上海语言服务基地建立了伙伴关系,为在自贸区开展文化和商务贸易的各类企业提供语言服务。

此外,上海语言服务基地还为各类贸易展会提供翻译服务,比如2013年5月和2013年9月,基地分别为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和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提供同声传译服务。

柴明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上海语言服务基地通过其职业培训中心,为服务贸易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业语言服务人才,并与翻译行业协会和业界优秀企业合作,为促进语言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升语言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推动文化贸易

在柴明颎看来,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文化贸易“走出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但首先需要搞清楚,文化“走出去”,要“走”到哪里?

“东西方文化有非常多的不同,自然对我们的文化产品有效接受度差,所以文化输出重在打开商业市场,而语言服务的本地化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柴明颎举例说,2013年,基地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文汇出版社合作,计划于3年内完成12本“海派文化丛书”的编译和出版工作,包括《上海女人》、《上海先生》、《上海建筑》等,“原来都是拿来原本就翻译,现在需要作为商业项目运作。过程中基地与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讨论,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让市场更好接受。”

“通常理解的翻译,在贸易环节中往往是偏后的,只是辅助性的资料转译工作,而语言服务不同,例如企业的海外营销,从前期的搜集背景资料开始,语言服务的本地化服务就会参与进来,端口前移。”柴明颎说,如今,早已超越了早期“翻译”层面的语言服务,不仅包括翻译服务,还包括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多语教学与培训、多语信息咨询等语言相关的多项业务,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基础和桥梁,更有许多语言服务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咨询机构。

根据《2012年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我国语言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预计到十二五结束时,语言服务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200万人,语言服务企业数量将达到6万余家。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在通过调研,为提升语言服务在我国的服务贸易中的行业地位做准备。“上海语言服务基地将利用这些有利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语言服务业的规范、完善和良性发展,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把好语言关。”柴明颎说。

来源:国际商报 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