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栏目 >> 评论观点 >> 正文

语言能力研究引领中国语言学研究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5/01/21 12:09:51

中国语言学家历来注重研究语言的社会生活问题,早在清末民初,现代语言学在中国刚刚萌芽和兴起时,就有众多学人关注并投身于大众语文生活,以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启了中国语文现代化时代。20世纪50年代前后,也有一批语言学名家十分关注语文规范化和文字改革问题。

语言能力研究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语言学家在探讨共时态语言的结构、功能和历时态语言的发展演变的同时,更加关注语言生活问题,关注新时期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提高国家语言实力问题。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也将提升语言能力作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如刘延东同志在“世界语言大会”开幕式上所讲的“人类的生活须臾离不开语言。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国民的语言能力对维持社会协调运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刘延东还特别指出,“语言能力是认知发展、终身学习的基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人类交际空间不断扩大,海量信息的即时便捷与不同语言的沟通障碍并存,语言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深,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语言能力研究的范围和路径

语言能力研究使得语言学研究走出象牙塔,与国民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语言能力既包含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也包含通过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使用多模态的数字语言的能力;既包括掌握母语、通用语言能力,也包括掌握第二外语和多语能力;既包括正常人的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障碍者的语言能力;既要研究人们使用的客观存在的语言系统,还要研究人们大脑内部决定语言运转的神经机制及其背后的遗传机制;既要研究人类的语言能力,还要研究机器的语言能力,以推动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此外,语言学家也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提高国家的语言能力,包括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措施,开展语言能力的教学与教育创新,开发和储备相关的语言资源和人才,提升国家在危急时刻的语言应对能力,维护国家语言安全,比如网络语言管理能力,以及处理语言文化冲突事件的能力等。

由此可见,加强语言能力研究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前沿科学问题,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以及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语言能力研究涉及语言学、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只有实现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开展协同攻关,才能完成语言能力建设这一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4年语言能力研究的亮点

本年度,语言能力研究出现了重大突破,有三大亮点。

一是国家在语言能力研究项目经费方面加大了投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中都设有语言能力方面的课题,科技部对机器语言能力研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是国家对语言能力研究的团队与基地建设加强了支持力度。以江苏师范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共12家单位成立了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充分利用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高端研究平台作用,力图建成各类语言能力标准制定与推广的重要基地以及我国有关语言和语言能力重大决策的国家级智库,推进国家层面的语言能力建设。

三是围绕语言能力研究组织了多场国家和国际语言学学术会议。如2014年4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江苏师范大学主办,以“语言能力与国家实力”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多家高校、科研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交流。6月5—6日,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了大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的“世界语言大会”召开,会议主题“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由中国政府和中国语言学家主导提出,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与会的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政府官员、学术团体代表和语言学家的赞同。刘延东副总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形成《苏州共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首次在世界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取得话语主导权,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014年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是走出象牙塔,更加主动关注语言生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语言能力为引领走出了更加接地气的语言学研究之路,并借助联合国这一平台将“语言能力”概念和语言能力提升问题推向各国政府和语言学界,并形成共识。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10&ZD126)、国家语委重大项目“语言文字能力建设与文化强国的关系研究”(ZDA125-19)的支持)

(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语言科学》主编、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杨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