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栏目 >> 评论观点 >> 正文

国内的论文导向,为啥难改?

发布时间:2018/06/11 11:51:49

“‘论文导向’改起来真难啊!”回顾几年来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某国家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王宏宇十分感慨。“抛弃原有的‘论文数数’,设计新的方案就用了半年多时间,真要实施了还要做大量说服、解释工作,嘴皮子都磨破了。”王宏宇回忆,为了避免激发矛盾,所里设计了缓慢过渡方案,头年论文仍是重要指标,第二年开始逐渐淡化;考核结果一开始只公示,等大家适应新评价标准后,再与相关利益挂钩。

“现在我们所评职称、评奖项,都实施分类评价,不会只看论文,成果转化做得好照样能评上副教授!”王宏宇说。但倚重论文大环境没变,有时还是让他感到无奈。“我们所里一位公认的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在参加一项国家级人才评选时,因为没有‘高影响因子论文’,总是落选!”

王宏宇的感慨并非个例,科研评价的“论文导向”为何如此难改?“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ID:rmrbjjsh)记者仔细梳理了几大难。

1 共识难形成

评职称、评人才、报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对论文认知有偏差,难以形成合力

其实,科技部等部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改变科研评价“唯论文”的弊病,但收效甚微。一些科研院所做了改革尝试,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

“科研评价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共识才能推动改革。”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云认为,不同科研单位或项目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比如科技部管理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管理各直属高校,卫计委管理各大医院,需要完成主管部门的评价和考核;其中有关职称、人才的考核评定还涉及人社部与组织部。 “如果主管部门不能形成共识,拿不出有效的顶层设计,期望个别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来扭转局面几乎不可能。”

刘云表示,改革论文“指挥棒”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论文与科研的关系。这种转变既包括主管部门,也需要全社会支持。“有人崇拜SCI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其实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不等同于高水平论文,真正的高水平论文必须通过高水平小同行(在细分领域与作者研究方向相近)专家才能评判。”

“在国外,临床医生确实会写论文,是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发现了真问题,愿意与同行分享。论文是科研自然而然的产物,在我国却本末倒置。这种认识不变,唯论文导向就难改。”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志峰说。

高等学校不得不看重论文的压力,除来自主管部门外,还有大学排名。某985高校教师张兰兰介绍,“高校能不能进入985、211序列,能不能申请到重点学科,主要看学校有多少高水平论文。社会上的各类高校排名中,论文占比也很重。”

“医院的科研实力排名也和论文挂钩。作为医院的领导,怎能不在乎论文?”杨志峰说。

2 机制不完善

第三方评价缺失,最具参考价值的同行评议机制还没建立起来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权威可靠的第三方评价缺失,同行评议机制没有建立,也是当前“论文导向”难改的重要原因。

“科学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活动,显然不能用‘论文’一把尺子来衡量。谁最有资格?当然是研究者所在领域的权威专家,只有他们了解某项研究的价值。同行的评价通常最为客观,也最具参考价值。”刘云说。

由于科学研究的高度专业性,在项目申请、论文审核以及评奖等活动中,同行评议尤其是“小同行”评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我国缺乏健全的同行评议机制。在项目审定、评奖等活动中,科研管理部门虽然在形式上依靠专家库,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学术委员会,可科学共同体不够独立、机制不完善,摆脱不了行政化影响,同行评价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采访中也有专家表示,我国是人情社会,讲关系、看面子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时候“关系”会影响正常的学术评价。同行评议机制如果执行不好,很容易变成“熟人评议”,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更易走形。论文是硬指标,容易量化,受人情因素制约较少,这也是很多单位不愿意改变“论文导向”的原因。

3 “前导向”设计不足

高校和科研院所定位模糊,科研项目分类界限不清

有专家认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定位模糊、科研项目分类界限不清,也是导致评价体系单一的原因,从中折射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较深层次问题。

“有人从事基础研究,有人从事应用转化,还有人做种质资源收集等基础性辅助工作,科研类别不同,本来就需要分类评价。同样是科研院所,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的研究机构,其功能、定位不同,考核、评价也应有不同的标准。”某研究所副所长孟非东说,当前科研院所改制正在推进,也做了一定划分,但相比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评价体系还远不够完善。

王宏宇认为,除了科研院所的定位模糊外,目前很多科技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没有清晰的分类设计,导致科研人员的成果大多停在实验室、留在纸面上。

孟非东解释,科研活动开展前,根据不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分类设定目标,称为前导向;科研成果完成后的评价则为后导向。我国科研前导向重视不足,缺乏科学设计,导致一开始很多问题就纠缠在一起。

多位采访专家对记者表示,高校的定位和导向不明确也是助长论文盛行的原因。某高校副教授汪海说,“综合型、研究型、技术培训型等不同大学,侧重点应该不一样。研究型大学,当然要用研究成果来定位;但职业学校,用论文来考核就不妥了。据调查,诸多论文造假现象,大多出自这些学校,他们没有条件也不需要去做高水平科研。如果开头就有清晰定位,分类评价就好办了。”

(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我在美国是这样评副教授的

据了解,在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科研人员评职称、争取科研基金,同行评议意见至关重要。张竞是美国东部一所私立研究性大学的助理教授,明年他准备参评终身副教授,他向记者介绍了评审的过程。

“我要准备一份100页以内的评审材料,包括简历、发表的文章、研究成果、教学成果、申请基金和获奖情况等。我所在院系里的教授、副教授会进行初审,通过后发给同领域专家评价,这是第一轮同行评议

第一轮过后我通常会收到4—6封推荐信,院长会将材料发给其他系的两位相关教授,并请他们在全球寻找同行专家评价。这是第二轮同行评议,这一轮要求收到比上一次更多的推荐信。

两轮同行评价通过后,院长才会将我的材料以及推荐信送到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我们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有13名成员,既有工学院的教授,也有文科院系的教授,他们主要通过读这些推荐信来投票,最终决定我是否有资格获得副教授职位。”

张竞介绍,申请科研基金同样依靠同行评议。“每个科研基金都有自己的专家库,专家们会评价申请者的计划报告书。有时候也会出现因专家对项目不理解而遭到拒绝的情况,但多写多申请一般都会有收获。同行评议并不是没有缺陷,但暂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翻译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