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招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项目招标 >> 正文

王华树、王少爽《信息化时代翻译技术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4:27:13

信息化时代的译者,不但要拥有传统的翻译能力,还应具备娴熟的翻译技术能力。下文就从5个方面审视与剖析现代译者翻译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以期增强认识,促进当前翻译技术教学现状的改善。

(一)计算机基本技能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翻译职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在现代化的翻译项目中,翻译之前需要进行复杂文本的格式转换(如,扫描文件转Word)、可译资源抽取(如,抽取XML中的文本)、术语提取、语料处理(如,利用宏清除噪音)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CAT工具中标记(Tag)的意义,掌握常见的网页代码,甚至要学会运用PerlPython等语言批处理文档等;翻译之后通常需要对文档进行编译、排版和测试等。可见,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翻译任务的进度和翻译质量。

(二)信息检索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知识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新的翻译领域和专业术语层出不穷,再聪明的大脑也难以存储海量的专业知识。

因此,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辨析、整合和重构的能力,也即“搜商”,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找到急需的信息,如何通过专业语料库验证译文的准确性等,皆需借助信息检索能力。当代译员应熟练掌握主流搜索引擎和语料库的特点、诱导词的选择、检索语法的使用等,以提升检索速度和检索结果的质量。  

(三) CAT工具应用能力

传统的翻译工作通常任务量不大,形式比较单一,时效要求也不是很强,所以并不强调CAT工具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翻译工作不仅数量巨大、形式各异,且突发任务多,时效性强,内容偏重商业实践,要求必须使用现代化的CAT工具。当前各大语言服务公司对翻译人员的招聘要求中,都强调熟练使用CAT或本地化工具。据《中国地区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传神联合,2007)的统计,61%的译员在使用辅助翻译工具,80%的译员使用在线辅助参考工具,可见翻译职业化进程对译员的CAT工具应用能力要求之高。  

(四)术语能力

译者术语能力,即译者能够从事术语工作、利用术语学理论与术语工具解决翻译工作中术语问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复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贯穿于整个翻译流程中,是翻译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能力(王少爽,20112013)。术语管理是译者术语能力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语言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译员可以通过术语管理系统(TMS)管理和维护翻译数据库,提升协作翻译的质量和翻译速度,促进术语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传承翻译项目资产等(王华树,201421)。因此,当代译员需具备系统化收集、描述、处理、记录、存贮、呈现与查询等术语管理的能力(冷冰冰、王华树、梁爱林,201355-59)。  

(五)译后编辑能力

机器翻译在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服务行业中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与翻译记忆软件呈现出融合的发展态势,几乎所有主流的CAT工具都可加载MT引擎。智能化的机译系统可帮助译者从繁重的文字转换过程解放出来,工作模式转为译后编辑(Post-editing)。2010年,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对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的专题调研表明,49.3%的供应商经常提供译后编辑服务,24.1%的供应商拥有经过特殊培训的译后编辑人员,其他则分发给自由译者(TAUS2010),译后编辑将成为译员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当代译员需要掌握译后编辑的基本规则、策略、方法、流程、工具等。

以上是信息化时代译员翻译技术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实质上,其中的每一项能力都与译者的信息素养密切相关。信息素养指“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并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创新,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综合能力”(陈坚林,2010160)。具体来说,译者信息素养即指在翻译工作中,译者能够认识到如何快速准确获取翻译所需的信息,能够构建信息获取策略,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检索、获取、理解、评判和利用信息,同时还要遵循信息使用的伦理要求。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技术能力,其本质都在于试图使用信息技术介入翻译过程,或是方便相关信息检索,或是自动化生成译文,或是对相关资源实施管理,以辅助译者将源语信息成功转化为译语信息的过程,减轻译者的工作负担,提升翻译生产力。

(本文摘自王华树、王少爽《信息化时代翻译技术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火云译客”推送http://mp.weixin.qq.com/s/EQdxrQxuYdbZ0xWxKuZ3Gw